-
中国医学需要人体基因编辑这样的“技术创新”吗?
贺建奎的项目可以坐观其成,但是没必要给予过高评价。因为对受精卵的基因编辑,技术上是很容易实现的。但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不会批准这种研究。贺建奎找了个莆田系医院,算是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,而不是别人不能做的事情。[全文]
-
一直在“打黑除恶”,为什么还是除不尽
从前的打黑除恶,只是处理了一些有案在身的个人,并未从根本上瓦解黑社会组织的经济基础。黑社会组织要么受到私人资本资助,要么自己有经营性资产。所以即使一批打手被关进大牢,还会有其他人填补他们的生态位。[全文]
-
滴滴血案,折射出“法无禁止皆可为”的荒谬
“法无禁止皆可为”这说法,其实带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,要么是朝九晚五,要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,平日里还得忙着孝敬老人照顾孩子,他们既没能量也没闲心把天捅个窟窿出来。现实中能权行州域、力折公侯的,那可都是成了气候的私人资本。[全文]
-
美国梦演变到3.0,还不如1.0和2.0?
就算国内阶级矛盾激化阻碍美国的发展,国运走下坡路也有一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。现在美国仍处于这个量变时期,因此还不能给美国早早贴上“衰落”的标签,“美国崩溃论”更是和“中国崩溃论”一样可笑。[全文]
-
P2P成批“爆雷”,早该摒弃庸俗经济学了
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迅速增大,中国金融市场再也不是世界范围内的“小角色”。中国金融市场体量的增加,意味着对金融体制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当下应当如何构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金融体系?[全文]
-
“云戴孝”可以休矣——司徒雷登值得吹捧吗?
司徒雷登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,各阶段的意义大有不同。在一段时期内,司徒雷登确实在中国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,但这并不足以掩盖和弥补他后来给国民党政权和自己挖下的大坑。[全文]
-
疫苗案掀起黑幕一角,国有资产如何变成私人提款机?
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,国有企业确实存在制度上的优越性。国企的体量和价值观,决定了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远高于一般私企。许多被强行改制的国企,恰恰是经营状况良好、正在盈利的国企。腐败分子都是捡着肥肉抢,哪有真心想帮企业脱困的?[全文]
-
破解“杨振宁三问”,不是没有办法
“对于创建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这件事,是值得讨论的。是不是有这个现象?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?到底重要不重要,值不值得去研究?”当前的科研体制确实有不足之处,局部确实存在埋没人才的现象。如果对科研体制、特别是资源分配进行优化改革,就会减少埋没人才的风险。[全文]
-
给留学生过多特权,只会造成多方“共输”
所谓“大量吸引留学生”的政策都是本末倒置——不仅造成了事实上“花钱买留学生”的状况,而且客观上正在败坏中国高校的声誉。不仅对于中国学生不公平,对于真想学本事的留学生也不公平。[全文]
-
救命药该由市场说了算还是政府来调节?
自由市场的基础是本位主义:企业作为市场中的经营个体,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。企业希望利润率越高越好,如果价格干预使药品利润率降低,药企自然希望将资源投入生产利润率更高的产品。接下来便会上演“产能不足”,乃至停产断供的现象。但这个局不是不能破。[全文]
-
特朗普别急着反悔,我们来算算限制学生签证这笔账
假如美国在现阶段限制中国学生赴美攻读理工科研究生,等于逼着中国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留在国内深造、客观上“精忠报国”。此举对于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几乎没有实质性影响,反倒是美国高?;峋醯萌兆雍苣压?。[全文]
-
引进留学生也要追求质量,避免“高衙内”们浑水摸鱼
A君是西非某国家酋长的公子。为人倒还和善,就是太爱玩了,哪怕在实验室里,一时兴起也要跳个舞,让拿着瓶瓶罐罐忙碌着的同学们无语。他特别不理解的是,为什么中国人无论男女都“极为剽悍”、可以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8-10个小时……结论是“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”。[全文]
-
美国拥枪理由,中国2000年前就有人讨论了
中国文明历来不认同个人至上、自私自利的价值观,所以才能成功实现禁枪。美国的持枪制度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的,保证人们可以相互伤害和对等威慑。真要是碰上不要命的狂徒,做事不计较后果,那么用轻武器就足以构成大量杀伤。[全文]
-
美国列车脱轨,特朗普说了句大实话
1880年,美国火车在3天时间里只能开400公里。到了1930年,火车在3天时间里已经可以从东海岸的纽约州到达西海岸的加州,跨越4000公里??墒俏侍庠谟凇衷谑?017年,美国的火车从纽约州开到加州竟然仍要用3天,80多年来的平均时速竟然没有长进。[全文]
-
特朗普签了,但真正的问题恰恰在减税之外
20多年来美国人均GDP增长了40%多,而户均收入中位数仅增加了15%不到。这中间巨大的差值说明什么?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占人口极少数的上层资产阶级所享有,而普通劳动者并没沾多少光——经济形势好,仅仅意味着保住饭碗;经济形势变差,连饭碗都保不住。[全文]
-
日本右翼政客为什么越来越活跃
进入20世纪90年代,随着日本社会党的变异和最终解散,“1955年体制”终于瓦解。日本共产党虽然奋力走出低谷、站稳了脚跟,但已经不能对自民党构成有效制衡。日本保守右翼政客变得有恃无恐,以前不敢说的话,现在敢说了;以前不敢做的事情,现在敢做了。[全文]